
在2002年電力改革廠網分家之前的電力行業(包括發、輸、配、售、設計、建設等)都只被一個單位——國家電力公司所壟斷。
2002年廠網分離改革后,成立了:
?電監會(政府部門,現已整合至國家能源局)
?兩大電網:國家電網、南方電網
?五大發電集團:華能、大唐、華電、國電、國家電投;(2017年8月28日,國電與神華合并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)
?四家輔業集團: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(下屬六大區域設計院)、中國水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、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、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。
此外,將電力三產剝離了出來。此次改革主要完成了廠網分離,發電企業的部分市場化,競價上網,部分主輔分離。
由于改革不徹底和各方利益的博弈,在2010年、2011年繼續深化改革。重組了電網的省設計院、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、中國水電顧問工程集團公司和電力建設工程公司,形成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分公司(中電建)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(中能建)兩大央企。
同時在發電企業的市場化競爭的過程中,在五大發電集團的基礎上,形成了:國投電力、國華電力、華潤電力、中廣核這四小豪門。以及一些地方能源巨頭,比如:山東魯能、浙江浙能、上海申能、廣東粵能、北京京能等“地方割據”。
這樣一來,中國就形成了:兩大國網、中電建、中能建、發電集團(五大+四小+地方)的格局。
值得注意的是: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在兩次改革中一直沒有從電網分離開,一開始屬于電力局、國家電力公司,改革后也一直屬于電網,電科院就是電網的“親兒子”單位。
|